青岛科技大学的前身是1950年建立的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从1950年到1956年间,是学校沈阳办学时期。
首次招生
1950年8月,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设立“轻工业管理局工科高级职业学校” (简称“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实行统一招考,招收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生。
沈阳轻工高职首届128名毕业生合影
办学之初,学校校址还未选定,师生被临时安置在沈阳市市北区四马路上一个设施简陋的旧发电所内。1950级校友赵嘉澍对建校初期师生同患难、共进取的情景记忆犹新:学校刚成立时条件十分艰苦,以废弃仓库为校舍,以生产车间为教室。上课没有桌子椅子,学生就席地而坐;没有专业课教材,任课老师就边编教材边教学。同学们聚在大仓库里,时任党支部书记任楚和负责人刘振堂给大家分析国家形式,鼓励大家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正是这段同吃、同住、同学的艰苦岁月,师生们建立了异常深厚的感情。
接管文会中学
1950年9月16日,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轻工业管理局正式接管私立文会中学,自此,“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有了正式的校园。
文会中学是一所教会学校,创立于1876年,初期为小学教育。1902年升级为高等文理学院,后称“奉天文会书院”,这是东北第一所高等教育学校。1919年,文会书院增设中学部。1924年,大学部因故停办,文会书院就此改为“奉天私立文会高级中学”。1949年,文华中学并入。
文会中学校门
文会中学被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轻工业管理局接管后,校长仍由原私立文会中学校长郭承权担任,全校学生重新编制,分为高职、高中、初中三个部分。高中3个班、初中8个班,共572人,为学校原有学生。新招高职学生128人,分橡胶和造纸2个专业,共3个班。10月3日,为庆祝工业部轻工管理局工科高级职业学校成立,于13∶00时举行首届学生开学典礼,10月4日正式开课。
校园学习和生活
学校地处沈阳北一经路东西两侧,东院内为教学楼、教导处、事务处、礼堂、宿舍等;西院内主要是原中学的教学楼和餐厅,校园总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接管文会中学后,设立了教导处和事务处两个机构,教导处下辖教务组、指导组、仪器组、图书室等;事务处下辖庶务组、会计组、文书组。随着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校新建了化验室、教室、宿舍和水洗便所等。
学校的校门、教学楼、礼堂
学校开设的课程有国文、政治、俄文、数学、物理、体育、化学、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学、橡胶工艺、造纸设备等。任课教师是来自天津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等学校的优秀人才。据1950级校友于芳周介绍,学生每天上午4节课、下午2节课,课余时间用来自习或搞文体活动。同学们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拼命学习,即使是寒暑假也舍不得回家休息。
学习之余,大家积极开展体育和文艺活动。校园有两个篮球场,平时打篮球,冬天到了,泼上水,这里就成了溜冰场。学校还有几十名学生组成的腰鼓队,每当节日活动,总能看到腰鼓队的表演。文体活动大大丰富了学生们的业余生活,也陶冶了大家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操。
丰富的业余生活
建校之初,学校就非常重视实践教学。据校史档案材料记载:学生入学后,第一学年暑期要在工厂进行为期38天的认识实习;第二学年进行为期6周的生产实习;毕业前还要进行为期4个月的毕业实习。正因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学校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强,业务水平高,毕业生深受各大工厂的欢迎。1950级校友白宗方说:“实践教学的好处,不仅让学生在工厂车间学习了技术和专业知识,还向工人师傅学习了吃苦耐劳、踏实勤勉的优秀品质”。这也是学校建校70余年来,不断传承和发扬的“科大精神”、“橡胶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