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学校各项管理也趋于规范化,档案利用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近几年,馆藏综合档案的利用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为937人次/1571卷(册),2012年为955人次/1727卷(册),今年截至今日,已接待档案利用者1087人次,查借阅档案卷1984(册)。
工作人员本着热情周到、优质高效的服务理念,尽心尽力的为档案利用者提供有效的服务,受到历届毕业生和各相关职能部门的一致好评,收到较好的利用效果。
一是毕业生学籍档案的利用率不断提高。毕业生是利用学校档案的主要群体,2011年全年778人,今年为止已接待927人,利用过千卷,为毕业生的就业、升职、考核、出国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随着毕业生出国留学人数的增多,辅助为其出具中英文成绩、学历证明等也成为毕业生的迫切需求。为保证出具证明的严肃性和准确性,档案馆自主研发了学籍档案翻译系统,并且坚持不断进行补充完善,大大缩短翻译制作时间,在没有增加人员的前提下拓宽了服务渠道,今年已为124人提供各类中英文证明230份,为毕业生提供了高效服务。
二是各职能部门利用档案效果显著。今年职能部门对档案的利用突出体现在教学、外事、财会、基建等档案的集中利用上。3月,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为了统计自建校来与外国及港澳台地区签署的涉外办学协议情况,查阅外事档案85卷,圆满完成统计工作。5~7月,产学研协同开发有限公司为了建设校友网“班级”模块,查阅建校来新生花名册54卷、1973-2002年学校高校基层报表、1989-2011学校年鉴等,收集了学校研究生、本专科及成人教育的班级数据并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使“班级”信息得到完善,为加强校友网建设创造了条件。11月,校后勤处为统计历年职工住房补贴的发放情况,集中查阅财会凭证202册并复印近千页,为彻查此项工作打下基础。
在档案馆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团结协作下,克服人员少、收集任务重、利用量大、涉及档案多、档案年度跨度大等困难,在保证日常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各职能部门较为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档案利用效果的显著,得益于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的严谨、规范、细致和全面,同时也意识到,在现有的条件下,还要争取加强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建设,坚持对馆藏档案进行加工,最大限度地补充完善档案信息资源,拓宽利用渠道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广大利用者的需求,更好地完成服务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