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档案馆承担的校史馆更新改造项目已圆满的完成。改造后的校史馆以其崭新的面貌在校庆期间正式对外开放。为学校隆重庆祝建校60周年献了一份厚礼。
原校史馆是2002年配合学校的教学评估工作进行设计的。为了全面反映学校60年来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更好的发挥校史馆对外宣传的窗口和德育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校庆筹委会决定,对校史馆进行更新。
档案馆根据校庆筹委会的意见,从设计思路上,现校史馆应以学校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为主线,重点展示学校各个历史时期、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事件、成就和人物等。为此,除了对现有馆藏档案进行深入挖掘以外,还在全校职能部门和师生员工中进行收集、征集,对原校史馆所有版面进行修改、补充与更新,并对校史馆局部结构进行改造。改造后的校史馆简介如下:
校史馆展板共有100多张,展示图片1000余张,图表60余张。按照学校各个时期历史发展的过程进行排版,共分为四个部分:概况、峥嵘岁月(1950—1983)、厚积薄发(1984——2001)和盛世华章(2002—2010)等。
第一部分“概况”主要介绍学校整体情况、领导关怀、院部设置、历任领导、历史沿革等
第二部分“峥嵘岁月”展示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初1950年9月,原东北工业部轻工业管理局接收了英国教会于1922年开办的“沈阳文会中学”,在此基础上组建了“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 几经更名至50年代中期, 1956年7月,由沈阳迁至青岛,更名为“青岛橡胶工业学校”,由此开始了在青岛办学的历史。
1958年9月,经山东省委批准,山东化工学院成立。学院成立之初开设橡胶工学、基本有机合成、合成橡胶、化工机械、化学工程等五个本科专业,首批招收学员167名,这是我校开展本科教育的开始,学校的办学层次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
山东化工学院成立之后,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十年“文革”曾使学校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但是,我校广大教师努力排除各种干扰,坚持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迅速恢复,学校各项事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轨道。
第三部分“厚积薄发”主要展示的是 1984年5月,原化学工业部决定,山东化工学院更名为“青岛化工学院”。学校以此为契机,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各项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1987年学校开始招收文科专业学生,标志着学校突破了理工科院校的范畴,向着建设多科性大学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986年7月,我校成为全国第三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拥有了高分子材料、化学工程两个硕士点,学校的办学层次再获提升。
90年代后期,学校抓住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有利契机,招生规模不断扩大。2000年9月,在校生人数首次突破1万,实现了建设“万人大学”的目标。目前,我校在校生人数已经达2.5万人,其中研究生2500余人。
在国家对高校进行调整合并的政策指导下,2001年3月山东省青岛工艺美术学校成建制并入我校,与我校原广告学等专业合并组建了“文学与艺术学院”,大大丰富和拓展了我校的人文学科。
进入21世纪,学校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时期。为了不断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早日跻身名牌大学的行列,学校抢抓机遇,锐意进取,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三件大事”即学校更名、建设新校区、博士单位申报的目标,并按计划如期完成。
第四部分“盛世华章”展示的是学校进入新时期、新阶段以来,各方面工作取得的成就。2002年1月,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会议以全票通过学校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实现了全校师生多年的夙愿。学校的成功更名,为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赢得了有力的支撑。
为了适应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需要,学校于1999年底在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区内征地2000亩用于新校区建设。崂山校区于2002年5月破土动工,仅用5个月时间建成校舍13万平方米,2002年10月首批接纳5000余名学生入住,创造了当年建设、当年使用的“科大效率”。
2003年,学校在全国申报博士单位的院校中,以工科第一名的成绩成功获得博士单位资格,并一次获得材料学、化学工程、应用化学3个博士学位授予点。
校史馆还突出重点工作,分别介绍了学校学科建设、教学、人才、科研、党建、合作交流、校区建设等。
最后,校史馆展示的是校友风采。经过 60年的不懈努力,学校为国家培养了9万余名高素质人才。广大校友在各行各业兢兢业业,努力工作,为母校赢得了荣誉,为国家做出了贡献。他们中有潜心学术研究、治学严谨的专家、教授,有在各行各业作出卓越贡献的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科技英才、“神六”功臣,有成长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杰出校友,更多的校友在化工、石油、机械等行业领域的第一线默默地奉献着,成为行业的中坚和骨干力量。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在各行业赢得了“自强务实、踏实肯干、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赞誉。
近年来,学校积极主动地加强与校友的联系,成立了青岛科技大学校友总会,在全国建立地方校友会53个,并成立海外校友会3个,各地校友会在宣传母校发展、扩大母校影响、联系校友感情、解决校友困难等多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突出成绩。
60年的辉煌之路,而今迈步从头越。历经风雨,甲子之年的青岛科技大学风华正茂。展望未来,60华诞的青岛科技大学蓄势待发。
校史馆改造于近日全部完工,并在9月15日下午举行了 “校史馆开馆剪彩仪式”。
新版校史馆能在校庆60周年之际如期与广大师生和社会见面,是学校领导的英明决策,是档案工作者辛勤工作的成果,同时也离不开学校各个部门、院系的大力配合。届时欢迎学校广大师生及社会各界校友们在这欢庆的时刻,踊跃参观焕然一新的校史馆,不能亲临现场参观者还可登录档案馆网站(
http://dag.qust.edu.cn)一睹网上校史馆的风采,并且提出宝贵的意见。
校史馆开馆剪彩仪式于9月15日下午17:00在崂山校区校史馆门前举行。校友总会名誉会长阮锦钿、韩方煜、焦奎、夏方成,校长马连湘、副校长罗公利、韦殿华和出席校友总会三届二次会议的全体成员出席开馆仪式。
(校史馆报道)